1.课程目标:年段主题活动目标需分层细化 。但是目前所有的主题学习目标均是以年段 为单位进行设计,1-3 年级划分为小学低段,4-6 年级划分为小学高段。因此,如 果只有年段目标而没有年级目标,就会缺乏更加明确的目标导向,降低目标原有 的领导力。这样可能会造成教师对目标理解的偏差。课堂观察中也发现,有的教师在授 课时往往会讲很多节日知识。而忽略了在节日 知识背后更重要的是节日的精神、情感与价值观。在实际的课程中, 价值体认与责任担当两个层面的内容凸显得还不够。 2.活动方式:活动形式和方法还需优化组合 。传统节日文化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在活动形式上自然应该以师生 互助和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所采用的活动方法也应该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 性和探究性。但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开展主题活动 课程时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教 师忽略了一点: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与切实感悟。在诗词文化和民风民俗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 性和探究性还有待加强。 3.课程评价:评价方式与内容需更加多元化。课程应该坚持整体性、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学生会在课程结束后根据“评星榜”所 列出的内容进行自评。但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在具体评价方式上还 需更加多元化,同时也要注重形成性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