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蚕桑主题课程实施方案
研究背景
苏州市是全国著名的丝绸之乡,是我国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发源地之一。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业文化源远流长。而种桑养蚕是老闸地区的农家传统,我们在分析学校周边的资源及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着手开发“蚕桑文化” 校本课程。
设计思路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提出要把教育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我们主张让学生来实践,做一个小小养蚕人、小小印染工。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步入蚕宝宝的世界,领略蚕桑文化的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一带一路”的古代背景,了解蚕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探索蚕文化的历史习俗、风土人情、现今发展、表现形式等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了解桑树种植对蚕桑叶发展的意义,在实践中了解桑树的种植方法,学会辨别桑叶,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关心他人,欣赏他人,珍爱生命,享受成长的快乐。
3、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调查与实践,在探究性的学习中,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活动方法
查阅书籍、网上搜索、养殖、拍照、摄像、制作......
活动时长
准备阶段1课时,实施阶段近两个月,总结阶段1课时,展示阶段1课时
活动准备
活动前查阅蚕桑历史,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
布置好养蚕环境,做好养蚕的前期准备。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阶段目标
通过经典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蚕桑的探索兴趣。
通过老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小课题。初步制定研究计划。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出示蚕卵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
2.猜得对不对呢?老师请大家听一首诗,从诗歌中也许让你找到答案。
3.找到了吗?(蚕卵)
4.对于蚕,你有哪些了解?
如知道蚕吃什么,蚕的形状等。
5.观看视频,了解蚕桑的历史。
6.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蚕桑的历史,知道了蚕桑的价值,这不禁让我们对蚕桑产生了兴趣,我们走进蚕桑的世界,去解决我们心中产生的一个个疑问。
8.你想了解蚕桑的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回答
二、 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活动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
1.展开讨论,生成研究的问题。
预设问题:
(1)蚕是什么?蚕是昆虫吗?
(2)蚕的生长环境有哪些特点?
(3)蚕有哪些用途?
(4)养殖蚕的过程?
(5)有关蚕的诗、故事、传说有哪些?
(6)蚕什么药效作用?
………………
2.归纳整理,确立研究的专题。
(1)教师设问: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蚕产生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问题,有没有重复的、相似的?是不是都值得研究?我们将不值得研究的删除,将重复的、相似的问题合并。
(2)形成研究专题。
三、建立课题小组,进行分组
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这个活动能顺利进行,首先我们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在制定方案前我们先进行分组。
1.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并根据专题内容给自己的小组取个名字。老师适当进行调整。
2.自主推荐组长,完成小组分工。
3.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小组的研究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温馨提示:
1.讨论时我积极地动脑了吗?
2.我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3.同学们的发言我认真倾听了吗?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各自的计划,看看怎样才能使计划制订得更完善,活动时能更加顺利。
1.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方案。
2.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3.教师指导评价。
4.小组修改、完善,确定小组研究方案。
四、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一、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1.蚕桑起源(六年级)
了解蚕桑的文化历史,了解“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2.探知桑树(一、二年级)
观察桑叶,分辨桑叶和其他叶子的区别,观察桑叶的特征,分辨嫩叶和老叶,采摘、品尝桑果,用桑果进行染纸游戏,了解古代颜料的由来
3.采桑养蚕(三、四年级)
饲养蚕宝宝、观察蚕宝宝,收集蚕沙,了解蚕沙
蚕的身体有几部分构成?蚕身上有几对足?你还发现了什么?
4.蚕桑价值(五年级)
了解蚕桑的经济价值,做实验,从蚕茧中抽出丝,绕丝;示范烧茧、剥茧,了解丝棉斗的制作,搜集黄道婆的缫丝技术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展示阶段
拍蚕:(照片记录,留存影像)
在养蚕的过程中,用相机拍出它的成长瞬间,不同阶段的形态。
绘蚕:(笔墨丹青,绘出精彩)
桑叶贴花
蚕的一生绘本
活动方式:搜集桑叶,制作桑叶小报或者桑叶贴花,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制作绘本
学文:(文本解读,作品赏析)
活动方式:学习课文《蚕姑娘》,联系实践活动的体验、感受,深入学习课文。通过文字的方式将蚕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颂蚕:
活动方式:搜集、整理颂扬蚕的诗词、文学作品,欣赏、吟诵。
制作:
活动方式:平时搜集清理好蚕沙,经过清理晒干制作蚕沙芯香囊
成果展示、评价:
1.解密蚕桑跨科主题课程实施方案
2.制作桑叶贴花、DIY蚕的绘本
3.蚕的观察日记、习作若干
4.蚕的标本
5.研学、语文、习作、美术、科学指导配套教案。(各负责人)
6.活动照片、录像等
附件:
老闸校区蚕茧的妙用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印染和刺绣的国家,被世界公认为“丝国”。古神话中,有伏羲化蚕之说,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诗经》记录了“采桑、育蚕、作茧的整个过程,颇为详尽。江南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适宜蚕宝宝生长,故有江南丝府之美誉。茧画艺术,即利用天然蚕茧作原料,在茧面上作各种形象之手工绘画,形态生动、可爱之极、辅之于其它纯天然材料,经过烘,染、固化、绘、艺术组合等处理,形成了特点鲜明、生动有趣的江南茧画艺术,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是馈赠亲朋好友、收藏纪念的好礼品。
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结合学校蚕桑文化校本课程,进行蚕、茧的艺术创作,通过此次互动,同时提高学生对我国农耕文明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活动主题
小小蚕茧,有何妙处!
活动时间及地点
12.31 老闸校区各班教室
蚕茧的妙用
我们知道蚕茧可以用来制作蚕丝,从而制作丝绸衣服、蚕丝被等。然而除了这些,蚕茧还有很多新用途。在传统丝绸产业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结合传统的蚕桑文化,衍生出了很多极具创意和新意的文创产品。比如在蚕茧上作画,用蚕茧制作永不凋谢的茧花,制作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各类卡通人物,制作十二生肖、脸谱,制作手工吊坠,拇指玩偶等等。
茧画
在茧上进行作画,这一过程不仅是美的创造,更是极有趣的。不仅是大师,许多小朋友也可以在上面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茧画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是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有人比喻这样的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和鉴赏价值,品质的保障,而茧画具备了这样的要素。
蚕茧花
用蚕茧做成的茧花非常漂亮,因为蚕茧的特殊性,这种花可以永不凋谢、长期保存。蚕茧没有静电,不会积灰尘,所以也成为室内家居点缀的绝佳装饰品。看似普通的小小蚕茧,在灵巧的双手下,瞬间变成各种造型的漂亮花朵,再配合染色,色彩缤纷、造型各异的蚕茧花成品就做出来了。
蚕茧饰品
用彩色笔在小小的蚕茧上画好各种可爱的图案,再在上面装饰些珠子,毛茸茸的帽子,铃铛,中国结,流苏等等小物件。再用准备好的线把它们串起来,打上结,便成了好看又能佩戴的挂坠啦,还可以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噢。
4.蚕茧公仔
可以用很多蚕茧来组合成各种活灵活现的卡通人物,固定蚕茧的两头,再用画笔在蚕茧上画上相应的图案,同时,用热熔胶和木片固定。一个可爱而不失乐趣的蚕茧卡通公仔就出来啦。
蚕的绘本
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蚕的生长过程,绘制出蚕的故事,加强亲子沟通与合作,把蚕的一个个小故事串联以来,我也可以做绘本了!
蚕之泥塑
用超轻黏土,捏出大小相等色彩不同的圆形,再把他们粘起来,蚕的外形,一个蚕宝宝就完成了,再用彩色纸剪出树叶的形状,这样,蚕宝宝就可以一起在桑叶上吃饭玩耍咯!
分段活动内容及材料准备
1.2023.4-2023.6
搜集蚕茧的相关视频
‚整理蚕的相关诗文
ƒ
2.2023.6.12下午老闸校区各班教室
班级 |
活动内容 |
样品及参考链接(也可网上自行寻找资料) |
材料准备 |
上交作品 |
一4 |
蚕的绘本(亲子创作) |
https://www.taodocs.com/p-77317326.html https://www.meipian.cn/1pyeyaq |
1.画纸:A4纸大小或彩色纸 2.绘制材料:水彩笔或油画棒 (以上材料自行准备) |
班级上交5-10份作品 |
二4 |
蚕之泥塑 |
http://www.sohu.com/a/315440833_100167620 |
1. 超轻黏土 2. 橡皮泥 (以上材料自行准备) |
班级上交5-10份左右作品 |
三年级 |
蚕茧画——蝉鸣(或四叶草)(请美术老师美术课指导) |
 
|
1. 蚕茧(学校提供) 2. 绘制工具(建议水彩笔) |
班级上交5-10份左右作品 |
四年级 |
蚕茧画——脸谱 (美术课已指导) |
|
1.蚕茧(学校提供) 2.绘制工具(建议水彩笔) |
班级上交5-10份左右作品 |
五3 |
蚕茧工艺品:卡通公仔 (美术课已指导) |
|
1. 蚕茧(学校提供) 2. 热熔胶 3. 木片 |
全部上交 |
五4 |
蚕茧主题装饰:鼠年大吉 (美术课已指导) |
 
|
1.蚕茧(学校提供) 2.绘制工具(建议水彩笔,也可用水粉、勾线笔) |
尽量全部上交 |
六4 |
蚕茧花装饰 (美术课已指导) |

|
1.蚕茧(学校提供) 2.树枝(学校提供) |
班级上交5-10份左右作品 |
七、奖项设置:
同年级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