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 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3-11-13 点击数:

课题题目

多级实践基地为依托的“田园STEAM”课程开发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

立项编号

2021/X/02/015/03

 

出席对象

张伟、龚晓峰、俞霞、陶丽珏、陈瑜、徐禄雯、

地点

小会议室

时间

2023 11 10

研究主题

种子项目课程整体设计建构

所要解决问题

低中高年段整体设计种子课程项目方案,推进后续课程项目落实落细

研究方法

专题研讨

 

 

 

 

 

龚晓峰:基于前期实践基础,种子这个主题在多学科当中均有涉及,学校课程实践基地的学生实践活动也广泛开展种植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课程开发空间和价值。希望进一步分年度,整体建构种子课程项目,整体规划,逐步推进落实。

大家集思广益,完成课程框架建构。陈瑜老师负责整理汇总,修改完善。

适用年级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核心驱动问题或关键项目设计

课时

安排

预期成果

负责教师

低年级

认识种子

1. 初步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过程。

2. 学会观察种子与粮食的特点。发挥想象,掌握绘制种子和粮食的方法。

3.懂得要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能感受生命的变化,学会敬畏生命。

1.科学:参观生态园,认识和收集各种不同的种子,初步认识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

2.语文:学习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并编演绘本剧,感受自然的神奇力量。

3.美术:在学习绘本的基础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种子。

①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的种子②选一种种子画出它的变化过程③根据课文《花点心》《小厨师》《好吃的水果》等,画出种子播种后的成果。

4.语文:学习相关诗歌汇编成册,开展诵读比赛,懂得要珍惜粮食。

5.综合:开展光盘行动

6.道德:学习《试种一粒籽》,开展“小种子孕育大果实”活动,发现生命变化的奇妙。结合班级试验田开展播种活动)

1.通过认识和了解种子的相关知识能画出心中的种子王国

2.诵读种子的故事,并编排成儿童剧。

12

1.绘制心中的种子王国的绘画作品。

2.种子的儿童剧。

3.种子的小诗集


中年级

探秘种子

1.懂得种子的相关科学知识。

2.懂得粮食的形成过程。

3.初步懂得观察和记录种子的方法。

3.知道粮食的来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感恩。

 

 

 

1. 科学:种子的结构认识不同的种子的特征:共同点与不同点。种子传播方式种植粮食:不同方式的种植比较发芽条件的研究。完成一份粮食种植的研究报告。

2.

2.综合:①《走进粮食之旅》,

认识常见农作物,了解粮食形成的相关知识。开展生态园种植实践活动③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现代农业园等相关的社会实践基地。④观看袁隆平介绍等内容

3.语文:根据科学和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写观察记录图文日记

4.美术:《民间面塑》、《有趣的拼图》,利用种子和粮食完成作品。

5.信技:录制种子成视频

6道德:《我们的衣食之源》——《大米哪里来》研究大米的来源,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1.掌握有关种子的特征、种植方法,形成种植研究报告和观察日记

2.掌握制作种子工艺品的技巧和方法。

13

1.粮食种植的研究报告。

2.观察日记等。

3.种子贴画、民间面塑、手抄报等。

4.种子成长视频。


高年级

品味种子

1.了解从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的种子的发展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2.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学会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机整合,有创意地展示交流。

3.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乡、对美食的热爱之情。

 

 

 

 

 

 

1.科学:学习《种子发芽》

2.综合:开展《家乡特色美食小调查》研究活动并形成调查报告。

3.信技:学习搜集我国种子的发展历史,从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

4.语文:学习完成介绍家乡美食的推介稿形成一本推介集

5.美术:学习贴添画》《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艺术》,完成介绍家乡美食的海报等。

4.综合活动:开展“爱家乡 爱美食”活动。

1.提高搜集处理、整合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学会撰写推介稿和调查报告

2.掌握制作美食的方法

 

14

1. 美食推介集

2. 家乡美食调查报告

3.制作一道美食,开展美食节活动。

 


 

 

 

 

1. 学科的核心知识技能不能丢!丢掉就失去了课程的育人价值,变成形式主义的过场。相反应该在我们课程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拓展深化。比如语文的“表达”,包括口语和书面,数学的“数据收集、整理、统计”、“问题解决”,科学的“科普知识”、“观察、试验、报告”,研学的“问卷设计调查访谈”、信息技术的“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化平台互动、展示”、美术的“审美和表现”等等。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尽可能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不偏离方向。

2. 课内课外的实践体验不能少!这是传统课堂所欠缺的,在我们的课程中应该得到弥补。

3. 课程项目成果物化是关键。课程实践开展得再好,没有物化的成果,没有学生的教师的成长,课程将毫无说服力。课程设计时就应该有明确的成果意识,采用成果倒推的方式设计布局。

4. 课程初步思考时应该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做加法,课程最终定稿时应该实事求是,精简整合做减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落实。

物化成果

神奇的种子课程项目方案初稿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