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 |
认识种子 |
1. 初步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过程。 2. 学会观察种子与粮食的特点。发挥想象,掌握绘制种子和粮食的方法。 3.懂得要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能感受生命的变化,学会敬畏生命。 |
1.科学:参观生态园,认识和收集各种不同的种子,初步认识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 2.语文:学习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并编演绘本剧,感受自然的神奇力量。 3.美术:在学习绘本的基础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种子。 ①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的种子②选一种种子画出它的变化过程③根据课文《花点心》《小厨师》《好吃的水果》等,画出种子播种后的成果。 4.语文:学习相关诗歌,汇编成册,开展诵读比赛,懂得要珍惜粮食。 5.综合:开展光盘行动 6.道德:学习《试种一粒籽》,开展“小种子孕育大果实”活动,发现生命变化的奇妙。(结合班级试验田开展播种活动) |
1.通过认识和了解种子的相关知识能画出心中的种子王国。 2.诵读种子的故事,并编排成儿童剧。 |
12 |
1.绘制心中的种子王国的绘画作品。 2.种子的儿童剧。 3.种子的小诗集。 |
|
中年级 |
探秘种子 |
1.懂得种子的相关科学知识。 2.懂得粮食的形成过程。 3.初步懂得观察和记录种子的方法。 3.知道粮食的来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感恩。 |
1. 科学:①种子的结构。②认识不同的种子的特征:共同点与不同点。③种子传播方式④种植粮食:不同方式的种植比较。⑤发芽条件的研究。⑥完成一份粮食种植的研究报告。 2. 2.综合:①《走进粮食之旅》, 认识常见农作物,了解粮食形成的相关知识。②开展生态园种植实践活动。③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现代农业园等相关的社会实践基地。④观看袁隆平介绍等内容 3.语文:根据科学和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写观察记录、图文日记。 4.美术:《民间面塑》、《有趣的拼图》,利用种子和粮食完成作品。 5.信技:录制种子成视频 6道德:《我们的衣食之源》——《大米哪里来》,研究大米的来源,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
1.掌握有关种子的特征、种植方法,形成种植研究报告和观察日记。 2.掌握制作种子工艺品的技巧和方法。 |
13 |
1.粮食种植的研究报告。 2.观察日记等。 3.种子贴画、民间面塑、手抄报等。 4.种子成长视频。 |
|
高年级 |
品味种子 |
1.了解从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的种子的发展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2.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学会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机整合,有创意地展示交流。 3.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乡、对美食的热爱之情。 |
1.科学:学习《种子发芽》 2.综合:开展《家乡特色美食小调查》研究活动,并形成调查报告。 3.信技:学习搜集我国种子的发展历史,从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 4.语文:学习完成介绍家乡美食的推介稿,形成一本推介集。 5.美术:学习《拼贴添画》《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艺术》,完成介绍家乡美食的海报等。 4.综合活动:开展“爱家乡 爱美食”活动。 |
1.提高搜集处理、整合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学会撰写推介稿和调查报告。 2.掌握制作美食的方法 |
14 |
1. 美食推介集 2. 家乡美食调查报告 3.制作一道美食,开展美食节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