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一学期又悄然而过,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继续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师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科研质量,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学校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
1.集中学习和自己学习相结合。学校购买了相关书籍,青年教师人手一本阅读学习;学校教师阅览室全天开放,阅览室配备了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供教师阅读。
2.精读与通读相结合。每位教师,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开展读书工程。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每学期至少一次的读书交流活动,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
3.读与写相结合。读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践素养
教师学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及时得到实践。因此教科室要求每位教师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0篇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学生学习中的独特见解等,并及时把自己的教学反思。另外,学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各级论文评比,学校的读书及科研氛围得到了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深化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教科研的研究方向和学校的发展内涵。
1.扎实搞好课题研究。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多级实践基地为依托的“田园STEAM”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太仓市十四五课题《传统节日3S文化实践体验课程开发研究》,有序开展研究。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也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课题研究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老师们将公开课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2.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对课题活动要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使研究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学期初要求各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学期末要撰写课题研究阶段小结,填写课题学期汇报表。同时还要按管理要求做好网上流程管理工作,每月要求课题组在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活动情况及时上传校园网“课题研究”栏目的相应子栏目中,确保各项课题按期研究。教科室在月底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强化过程管理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三、落实培训研修,提升学校师生素养
1.用心进行校本教研的学习和宣传。用心提倡“学校即培训中心,教学工作即课堂,教师即研究工作者”的学习理念,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促进常规教学的规范。注意结合常规教学的要求,使校本教研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真正让教师进入在教学研究中,在研究中教学的工作境界。
3.组织教师进行业务方面的学习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参加学科类专题培训、名师大讲堂活动、新教师入职培训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掌握新的教学工具,吸取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4. 落实 “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以“学校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为参与主体,协同教导处认真制定活动计划,精心组织读书、讲座、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学习考察等活动,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促进教研与科研的有机融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积极创建平台,增强科研服务意识
本着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原则,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学校教科室组织老师们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论文评比活动。
五、存在问题
1.教师的教育随笔写作,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尽管很大一批教师已行动起来,并在行动中有所发展。但同样有相当-部分教师,平时的教育随笔质量不高,存在一定的应付倾向。
2.教师缺乏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的激情。
3.继续教育方面,部分教师认识还不够,存在应付现象。
六、努力方向
1.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
2.总结科研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普及科研知识。
3.积极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4.全员参与,青老结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