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题目 |
传统节日3S文化实践体验课程研究 |
课题类别 |
苏州规划 立项 |
立项编号 |
N2022003 |
出席对象 |
张伟、龚晓峰、俞霞、田鸣鸣、龚雅、苏伟、周健、苏晓燕、陶丽珏 |
地点 |
小会议室 |
时间 |
2023年 2月 28日 |
研究主题 |
课程项目整体推进建构 |
所要解决问题 |
思考如何由活动转向课程,由少数学生获益转向全体学生获益 学生学习参与过程性评价如何做到 |
研究方法 |
主题研讨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1. 讨论总结杨宇涛《欢乐闹元宵》项目学习汇报课课例 课程应该着眼于课,重视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收获。本课例以学生活动为主,缺少对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 2. 讨论本学期两个传统节日清明节与端午节课程方案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商议确定本学期重点课程项目及项目负责人 清明节课程:龚雅、田鸣鸣 三年级 端午节课程:俞霞、苏晓燕 五年级 课程资源包主要包括:经典诗词、风俗典故、美食制作教程、与主题课程相关度较高的学科课程内容(哪个年级哪个学科哪篇教学内容)、与主题相关的课程案例(跨学科、项目化课程为主)、课程思维导图(包含项目主题、驱动问题、相关学科、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成果形式)等 |
物化成果 |
课程方案、活动手册等 |

欢乐闹元宵
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 杨宇涛
基本信息
【适用年级】
小学 四年级
【施教学科】
跨学科课程
【选材简介】
依据跨学科课程理论,借鉴夏雪梅博士的专著《pbl项目化学习》一书中对融合课程结构的解读,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元宵节传统节日”主题,以“传承和弘扬元宵传统节日文化”为核心驱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调查研究元宵节的“诗词文化、美食文化”等内容,提升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中期汇报,交流展示,提升学生表现能力,通过劳技教学,指导学生动手学习做元宵,提升学生劳动实践技能。通过教师引导讲解,丰富拓展节日课程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认识,探索传统节日课程的实践操作模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元宵主题课程的实践研究,形成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系列的实践模式,积累课程资源,为后续课程迭代优化做好准备。
2.通过元宵主题课程的实践研究,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课程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学习制作元宵,尝试制作花灯,感受传统节日文化。
【设计理念】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创新的问题。时代赋予了小学教育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小学教育应当丰富儿童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的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是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活动过程 】 (略)
知“元宵”由来
二、晓“元宵”习俗
三、诵“元宵”诗词
四、品“元宵”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