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育桃李 不忘初心乐奉献
——田鸣鸣先进事迹
走进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的校园,你会经常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就是我校的德育主任—田鸣鸣。作为一名党员,她恪尽职守,爱校如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情倾教育、以德育人。“教师是奉献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奉献。”这是田鸣鸣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坚守的理念。
她,恪尽职守,勇担使命做表率。
她时刻谨记自己肩上的担子,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无数个早晨,她总是顶着风霜雨雪、迎着朝霞曙光,走进尚未苏醒的校园;无数个傍晚,她总是伴着灯火,带着欣慰和倦意,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她时刻牢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迎难而上,在那些防疫的日子里,她身兼数职,是工作群里十足的“话痨”。除了防疫员、信息员、数据报送员,她还组织家校沟通工作,带领老师们开展家访、班会等活动。对于抗疫志愿者子女,她组建“云温暖”小组,轮流以电话、视频等形式给予孩子温暖。
她做工作从来不计时间,节假日、寒暑假都很少休息。长年的工作劳累使她得了严重的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多少次,看到她扶着腰在校园内巡视的身影;多少次,看到她打完点滴,仍坚持回来工作的情景……
她,关爱学生,开展活动承美德。
她所在的农村小学,外来民工子女较多,也有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的孩子。“爱”已然成为她工作的金钥匙,她从未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慢慢地让农村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的温暖。每逢天气骤寒变暖,她总是关切地叮嘱学生及时添减衣物;每遇重大节日,不管多忙,她都要给学生送上祝福;她给贫困家庭的学生买文具和生活用品;她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对于一些特殊学生,她会不定期地去走访,了解学生原生家庭的情况。家长遇到了棘手问题,总会打电话给她咨询,而她也会不厌其烦为家长支招,做家长的育儿同盟者,引路人。
她深知农村学校要想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掘农村独有的自然资源。学校建造了“蔬菜种植大棚和种植基地”后,她成立了”绿润红领巾环保社团”,带领学生精心呵护种植园的植物。为了让学生能品尝耕作的快乐,一起制作青团、南瓜粥、南瓜饼,开展蔬菜瓜果义卖、玉米感恩等活动。丰富的活动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活跃了课余生活,学生们从中收获了幸福,传承了美德。
她,教学灵动,勤于科研树榜样。
身为太仓市语文学科能手,校学科带头人,她每学年做好示范引领。她一直致力于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和智慧,让“智趣”合一的课堂散发独特的魅力,彰显语文教学的特质。她努力践行“生本教育”的理念,用匠心上好每一堂课,坚持让每一位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练笔。在疫情期间,她成为线上“主播”,带领年级组成员研讨、磨课,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时,在太仓市开设空中课堂,开设党员先锋公益课。她所带领的班级平均分常常名列前茅,带领的班级两次获得苏州市铅笔字比赛二等奖。
她笔耕不辍,潜心专研,2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5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她积极参与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农村小学跨科主题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活动。2021年6月,课题顺利结题。2022年9月获得苏州市专业素养竞赛一等奖。
她,指导教师,讲究方法促成长。
为了服务好师生,她每天早早地踏上上班的行程,保证在7:30之前赶到学校,巡视一圈各班级,督促孩子们早读并提醒孩子们做好保洁。课间总能看到田老师与孩子们谈心、与年轻班主任交流的身影。她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每次学校老师参加公开课或评优课,她总是和团队成员积极研讨,有时为了帮助同伴磨课,常常夜不能寐。她希冀青年教师重视对“学情”的研究,做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同时,她辅导的多位班主任在市级基本功竞赛和班会评优课中获奖,辅导的语文青年教师在评优课中获奖。
深耕农村教育17载,历经风雨沧桑,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勤勉奉献的敬业精神守望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诠释着教育追梦人无悔的青春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